【教研組建設之深研共進篇32】
創新音樂課堂 應對藝考改革
——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音樂組開展同課異構活動
為扎實推進高中音樂教學工作,適應音樂藝考改革后視唱練耳考試的新變化,近日,嘉興市秀水高級中學音樂教研組開展了“同課異構”教研活動。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探討如何調整和優化視唱練耳教學策略,拓寬教學思路,提升教學質量,以更好地應對藝考改革帶來的挑戰。
分層教學,因材施教
在高二年級,因為學生視唱練耳水平差異較大,王擎老師采用分層教學法,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。她將學生分為初級、中級和高級三個小組。在初級小組,采用講解和示范相結合的方式,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和練習方法;在中級小組,增加互動和討論環節,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鑒賞音樂作品;在高級小組,注重啟發式教學,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創作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,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;對基礎較好的學生,安排更具挑戰性的學習任務。
夯實基礎,手勢唱名
高一年級由于剛開始適應系統化的專業學習,視唱練耳基礎比較薄弱,張亦誠老師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,培養學生的視唱能力,使學生能夠準確、流暢地視唱不同難度的樂譜,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(包括對音高、節奏、和聲等方面的敏感度)。他采用手勢唱名法教學,運用柯達伊手勢唱名法,將抽象的音高概念具象化。張亦誠老師示范,學生模仿并唱出對應的唱名。他將學生分成兩組,一組做手勢,另一組唱名,然后交換。結合聽辨練習,張老師在鋼琴上彈出音程,學生根據手勢唱出兩個聲部。隨后的節奏與旋律的創意練習,通過節奏模仿、旋律接龍等游戲,加強學生對節奏和旋律的掌握。最后是高難度的二聲部視唱練習,創意構唱與聽辨。在課堂上,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,課堂互動性良好。
思維碰撞,融創融新
課后,兩位老師分別就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情況進行了總結分享,對教學風格、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效果進行了深入研討,音樂教學都充分體現了“學生主體,教師主導”的互動模式,教學過程環環相扣,銜接流暢。兩位老師認為,要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,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。
此次同課異構活動,不僅彰顯了教師們的教學智慧和創新能力,更為學校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此次教學活動也加強了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,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,我校的音樂教育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,培養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。
文字:張亦誠 圖片:音樂組
編輯:金惠芬 一審:包玉蘭
二審:鄭軍亮 終審:蔡文祥